关闭广告

政策利率带动LPR下行,存量房贷下调空间大

华夏时报13951人阅读


冉学东

当前制约我国经济最大的因素是居民的消费,居民消费需求低迷,主要原因是居民资产负债表的收缩,由于三年疫情的“疤痕效应”,居民对于可支配收入的选择趋于保守,增加储蓄,减少消费,这时候政策的出发点应该是增加居民收入,减轻“疤痕效应”,提振居民消费信心。

当前在居民收入中,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支出项就是存量房贷利率,这部分利息支出成为居民的一大负担,直接阻碍了消费需求的提升。

去年以来,由于政府政策目的为了刺激居民购买房屋,刺激新增房贷,主要是下调首套房贷利率,利率下调幅度的非对称性造成了一些扭曲现象,增量的贷款利率与LPR有所脱钩,在LPR利率降幅不大的情况下,实际的贷款利率大幅走低。房贷利率从去年年初5.5%附近一路降至目前3.8%-4.0%的区间,今年3月的加权平均利率比2021年底下行149bp。

但是,不少存量房贷的利率还维持在5%以上甚至更高的水平,去年存量房贷利率与5年期LPR挂钩,同期只调整了35bp,这导致3%的存款利率就足以吸引居民和企业来存,那么5%以上的存量房贷利率就显得更高,导致居民更有动力去提前还贷,直接抑制了居民的消费和投资需求。

近几个月来,PPI逐步走低,4月CPI是0.1%,5月是0.2%,维持在低位,这导致我国的实际利率水平持续提高,目前我国2年期国债收益率是2.072%,按照5月份通胀是0.2%来计算,则实际利率是1.872%,这个利率是相对比较高的。过高的实际利率会抑制消费和投资意愿,导致储蓄意愿继续升高。

去年央行也有两次降息,也是先从下调逆回购利率开始的,去年1月17日,央行分别下调一年期MLF和7天期逆回购利率各10个基点至2.85%、2.10%。接着去年8月15日,周一分别下调了一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和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0.1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第二次下调政策利率。

不过,去年LPR下调三次,1月20日,1年期LPR为3.7%,较上月下调10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为4.6%,较上月下调5个基点。5月20日,1年期LPR维持3.70%不变,5年期以上LPR下调15个基点至4.45%。此后的8月22日,LPR第三次下调,1年期LPR为3.65%,较上月下调5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为4.3%,较上月大幅下调15个基点。去年全年降低了存量房贷利率35个基点。其中,5月20日下调LPR是在MLF未变的情况下,这是2019年建立LPR新机制以来第一次。

因此此次7天期逆回购利率下调后,必然伴随着LPR的下调,7天逆回购利率与MLF的1年期利率利差在75BP,因此市场预计,6月15日MLF操作利率也将下调0.1个百分点至2.65%,而本月1年期LPR报价和5年期以上LPR报价也很可能出现非对称下调,即1年期LPR报价可能下调5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报价下调15个基点,这也是部分研究人士预测的。

不过对于当下的经济,央行的预测还是比较乐观的。央行行长易纲6月7日在上海调研时表示,我国经济处于疫情冲击后的恢复阶段,生产活动有序开展,市场主体资产负债表正在修复。

对于近来月份CPI、PPI环比下降,易纲的解释是,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供需恢复存在时间差。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有力支持下,国内生产持续加快恢复,农副产品生产稳定、物流渠道畅通,居民“菜篮子”“米袋子”供应充足。同时,汽车、家装等大宗消费需求偏弱。二是基数效应明显。去年国际油价一度逼近140美元/桶大关,今年以来已回落至80美元/桶附近,带动我国物价同比涨幅走低;去年3月鲜菜价格受疫情扰动影响反季节上涨,对今年也存在高基数影响。

易纲强调,实体经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是一个循环过程,我们要系统、辩证地看待分析。随着消费场景恢复,居民消费逐步提升,1-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长8.5%,比上年全年加快8.7个百分点。居民消费支出扩大将转化为企业和劳动者收入,进而又会带动更多的消费。预计二季度GDP同比增速会比较高(主要是基数效应),CPI下半年有望逐步回升,到12月CPI同比将在1%以上。这个判断也是今年央行对外表态的一贯观点。

也就是说,央行在对实体经济和通胀预判比较乐观的情况下,下调政策利率,可能更倾向于降低房地产贷款利率,尤其是存量房贷利率,释放居民的消费潜力。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张志伟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买羽绒服,别老盯着波司登!这6个宝藏国货品牌,不坑中国人

潮人志Fashion 浏览 10979

独行侠双杀开拓者:东契奇40+三双连创纪录 双队史第一+超张伯伦

醉卧浮生 浏览 10909

潘功胜任央行党委书记 一个关键词是他讲话中的高频词

中国新闻周刊 浏览 84387

陈坤疑又有俩孩子!带娃出街照曝光,生母再次成谜

萌神木木 浏览 12486

号称全俄最强 "亚尔斯"洲际导弹在阅兵式上压轴登场

看看新闻Knews 浏览 112581

菲近期屡次制造摩擦 美媒称中菲海警热线电话已停

环球网资讯 浏览 12556

台防务部门为误发大陆“导弹”警报道歉

环球网资讯 浏览 10546

中国游客机场遭刁难索贿 马来西亚旅游部长"闯关救人"

金羊网 浏览 85962

27%佣金惹众怒,苹果开年争议缠身

环球时报国际 浏览 10197

续航1200km还配剪刀门 东风eπ007预售15.9万起

网易汽车 浏览 10451

这两大业务进展,华为重磅披露!

每日经济新闻 浏览 16193

秦刚:中方发布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文件 提出12条主张

环球网资讯 浏览 90704

统计局:中国2023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

国家统计局 浏览 10488

女子举报王一博违法被通报,谎报警情需担责

趣看热点 浏览 23375

耶伦抨击特朗普对华政策让美国"更加脆弱和孤立"

环球网资讯 浏览 10748

不止是你看到的辉煌!汽车市场被重洗,众多品牌相继出局

CAR路里 浏览 10357

“泰坦”号背后:人类的深海探索到哪儿了?

新京报 浏览 13693

新《射雕》预告:周一围肿了,高伟光更帅了,我被黄药师老婆惊艳

温柔娱公子 浏览 10283

汽车街冲刺港股:年营收4.7亿同比降30% 腾讯与京东是股东

雷递 浏览 13498

朱克力:自动驾驶重塑未来,创新需要理性呵护

经济观察报 浏览 8786

谭咏麟与陈百祥现身瑞士,72岁高龄挑战高山滑雪

扒虾侃娱 浏览 17418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沪ICP备200179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