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为了对抗焦虑 车企们最近都在干嘛?

网易汽车10049人阅读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5月31日报道    北京车展后,新造车势力们很忙。蔚来推出乐道,零跑Stellantis合资公司落地,理想则被爆出裁员。悲欢各异,但“焦虑”相通。

激烈竞争的战场,不能懈怠丝毫,因为不向前,就意味着后退。

在此之前,规模大如特斯拉,也已在4月初发布裁员通知,降本增效。小米汽车更是一出手就斩获8.8万订单,来势汹汹。

盘点|为了对抗焦虑 车企们最近都在干嘛?

反观传统车企这边,明显过了增长的焦虑期。近日,销量跌去4成的上汽通用,被爆出工厂或放假2-3月的消息,此前还有广汽本田裁员,广汽系高管入驻社交媒体等。可以看到,传统车企们正进入“下行”焦虑期,亦有部分传统车企更像是在“躺平”。

那么,在竞争白热化的战场,谁在卷谁在躺?本篇将先盘点各家新造车势力对抗焦虑的“手段”。当然,新造车势力们各出各招,一是为加快扩大市场份额,更是为夯实“护城河”,提高抗风险能力,以期未来留在牌桌上。毕竟,除了理想外,其他家的盈利问题仍是难题。

动作频频背后,是新造车势力们普遍的“焦虑”。

内外兼有。

5月23日,雷军在社交平台公布,小米汽车工厂即将双班作战,争取6月交付超过1万辆小米SU7参数图片),年内保底交付10万辆,冲刺交付12万辆。

盘点|为了对抗焦虑 车企们最近都在干嘛?

几何时,月销过万还是新造车势力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年销10万辆,更被外界看成其能否活下去的重要门槛。

而如今,44天累销过万、上市第三个月即将月销过万、年内交付即将过10万的小米汽车,正以其庞大的品牌效应鞭策着每一家一步步爬坡的新造车势力。

更别提还有即将把FSD(完全自动驾驶系统)引入国内的特斯拉。

北京车展同期,马斯克火速访华,被外界解读为正推动FSD在国内落地。同一天,特斯拉也出现在《关于汽车数据处理4项安全要求检测情况的通报(第一批)》中。这意味着,特斯拉在上海超级工厂生产的车型,符合国内对汽车数据处理安全性的相关规定。也就是说,机关单位、机场等地对特斯拉及相关智能汽车的禁行禁停限制,也将随之解除。

乘联会数据显示,4月,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交付62167辆(包含出口销量),虽然同环比均有下降,但与新造车势力的4月销量对比来看,仍是一骑绝尘的存在。

盘点 | 为了对抗焦虑 车企们最近都在干嘛?

仅从销量看,4月,理想销量为2.58万辆,同比微增0.4%;蔚来销量1.56万辆,同比增长135%;零跑销量1.50万辆,同比增长72%;小鹏销量0.94万辆,同比增长33%;哪吒销量0.90万辆,同比下滑19%。而4月新能源零售销量为67.4万辆,同比增长28.3%。也就是说,理想和哪吒的月销量跑输大盘。

1-4月,理想累计销量10.62万辆,同比增长35%;蔚来4.57万辆,同比增长21.2%;零跑汽车4.84万辆,同比增长约152%;小鹏3.12万辆,同比增长23%;哪吒汽车3.35万辆,同比下滑10.2%。而1-4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为244.8万辆,同比增长32.9%。从年内累计销量看,蔚来、小鹏、哪吒皆跑输大盘。

前有标杆,后有劲敌,新造车势力们不敢停,也不能停。

从2023年的卷价格、卷配置,到如今再加上卷营销、卷价值链。2024的汽车市场混战加剧,价格战也此起彼伏。

“卷”仍是主旋律,新造车势力们内部亦是各有各忧。因为既要瞄着对手们的销量成绩比拼,也要为企业的盈利负责,最好还要提高企业发展质量,提高整体竞争力。

理想汽车最为典型。纯电车型MEGA“折戟”销量不及预期,让理想汽车调整了此前设置的销量目标,从80万辆降至56-64万辆。一季度财报上,5.9亿元的净利润,也比去年同期减少了36.7%。

“痛定思痛”的理想,正在进行战略“纠偏”。此前的4月3日,理想已经发布“面向千亿规模的矩阵型组织2.0升级公告”,宣布进行多项组织架构调整。5月,理想汽车则进行了规模性裁员。一季度财报会上,李想更是直言,今年不会再发布纯电产品,改为明年上半年推出。在纯电市场“急刹车”的理想,希望为纯电产品做更多的准备,先提高自营超充桩建设数量和展位、商场店数量。

盘点|为了对抗焦虑 车企们最近都在干嘛?

另一家仍在亏损的哪吒,也在销量停滞下降中重整组织架构,向项目管理强矩阵模式转型,同时在技术上all in AI,其掌门人张勇也开始亲自主抓营销。

两家新造车势力更像是在“立定”整备,为了下一步更好的增长。

而除了理想、哪吒,蔚来、零跑、小鹏也皆在为扩大销量和拓宽收入渠道“筹谋”。

盘点|为了对抗焦虑 车企们最近都在干嘛?

5月,蔚来第二品牌“乐道”徐徐而至,一方面,蔚来急需打价格战的“先锋”,守住蔚来品牌高端的定位。另一方面,蔚来也希望以相对成熟的体系优势反哺乐道,“自上至下”切入20-30万元市场,扩大市场份额。相对其他家而言,蔚来最重要的护城河仍是充换电补能体系,目前已经有盈利模式清晰和愈加扩大的补能朋友圈,也让蔚来又多了一份赚钱营生。

而零跑在国内本身就聚焦15-20万元大众市场,为快速提高规模,零跑将目光放至海外。5月14日,零跑和Stellantis集团共同宣布,双方合资的零跑国际已经成立,Stellantis集团将助力零跑汽车在海外市场的发展,并将在9月于欧洲9国正式进行车型销售。

盘点|为了对抗焦虑 车企们最近都在干嘛?

按照零跑的规划,其在国内将以每年2-3款新车上市速度,加快丰富产品矩阵,扩大15万元价格带的市场份额。在国外则将依托Stellantis集团,规避中国车企发力海外的贸易保护政策风险,加速全球化。此外,目前零跑60%核心零部件都是自研自造,也将通过规模化“扶持”自家零部件,效仿丰田开拓收入来源。

小鹏汽车则同样选择与大型国际车企集团——大众集团合作,即将共同推出B级车,带来技术研发服务收益。同时,小鹏也即将发布第二品牌MONA,主打智能驾驶功能,切入10万—15万元市场。对于小鹏而言,提高整个公司的体系力、竞争力,也是现阶段的重点。

“我们的战略转型,不再像过去一样只注重销量,而是更注重品质、效率,全面提升公司竞争力,扬长避短,全面发展,追求更大规模的终端利润”,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表示。

根据零跑和小鹏汽车的一季度财报,其净亏损分别为10.13亿元和13.7亿元,都比去年同期有所收窄。但零跑的毛利率再次跌为了负数,而小鹏汽车毛利率则回归到两位数。形势有所变好,但仍然危机重重。

内外兼有的“焦虑“,推着新造车势力们不停向前,身处这样的变革期,唯有面对,而中国汽车们也好似凝成了一股合力。进入2024年以来,特斯拉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经有所下降,1-4月,特斯拉在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份额同比减少了7.6%,下滑至6.8%。

盘点|为了对抗焦虑 车企们最近都在干嘛?

放眼整个汽车市场,到今年4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已经从2020年的33.3%上升到如今的60.7%。

而在零跑和小鹏的反向合资中,我们亦看到了30年前外资车企进入中国般的影子。

中国车企们正互换到30年前外资车企的角色,这里面有新造车势力们的努力,也让他们的机遇进一步扩大。而如何在内卷中找到自己的一片天地,正向“卷”,提高造血能力,也将是近几年每一家新造车势力要始终留在牌桌上的重中之重。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ChatGPT访问量骤降 6月或为环比负增长

鞭牛士 浏览 13811

钟嘉欣一家越南度假!父母长相曝光,果然中基因彩票,两女也很美

文艺圈娱乐号 浏览 11288

乌议员接受美媒采访:乌克兰有"自由世界第二强军队"

环球网资讯 浏览 11098

中美 AI 差距扩大:美国96%的亿万富豪财富来自AI,中国 AI 融资衰退、多只股跌跌不休|钛媒体AGI

钛媒体APP 浏览 11281

一到下班就开会、一到周末就培训 上海男子告赢单位

极目新闻 浏览 74091

秋季开学穿搭大合集 30套标准模板快收藏

巧百搭 浏览 13476

哈维尔:泰山队身体占优让我们很不适应 客场拿到1分可以接受

直播吧 浏览 14227

Stein:猛龙预计会给珀尔特尔开出年薪2000万的续约合同

直播吧 浏览 14339

火箭将退役哈登13号球衣,费尔蒂塔表示他永远是一个火箭人

趣看热点 浏览 24446

“中方提出想法后,泽连斯基很快就接受了”

参考消息 浏览 17443

高股息品种开年一枝独秀 “求稳”成基金当务之急

证券时报 浏览 11458

打工人要休闲就只能辞职回家?董明珠说得过了吗?

新民周刊 浏览 9588

美防长住进ICU五角大楼未及时通报 就连拜登都不知情

环球网资讯 浏览 71836

将“简单款”穿出高级感的女人,我只服她们,年过四十也优雅

静儿时尚达人 浏览 9521

"亚洲最帅王子"结婚:婚礼长达10天 李显龙到场观礼

环球人物杂志 浏览 76096

网易云音乐发布2023年上半年财报:经调整净利润3.32亿 经营利润转正

网易科技报道 浏览 13262

真正优雅的中年女人,发型简约,穿衣大方

静儿时尚达人 浏览 11595

38岁C罗游艇上冲凉惹关注!肌肉线条清晰如雕刻

译言 浏览 14387

那可是迪丽热巴啊,还能不好看??

时尚COSMO 浏览 11422

韩束向上,韩后向下

斑马消费 浏览 11412

准备一年游❓卢顿首笔引援身价仅200万欧,队内最高身价600万欧

直播吧 浏览 14360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沪ICP备200179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