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李览青
刚刚过去不久的十月,对消费金融公司、中小银行与助贷行业而言都难言平静。
在“助贷新规”正式实施后,又一场针对持牌消费金融机构新发利率的压降开启。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多家消金、助贷机构方面了解到,经监管窗口指导,持牌消金机构需从明年一季度开始,将当季整体新发放贷款的平均综合融资成本压降至20%(含)以内。此外,针对小贷行业利率上限的压降政策也正在征求意见中。
相较于此前要求在12月中旬将单笔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压降至20%以内的监管指导,如今这一要求已给出一定缓冲期,并在一定程度上放宽了利率范围。但对于消金和助贷行业,以及需要“未雨绸缪”的中小银行而言,都存在一定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有机构推迟融资计划,有机构暂停新发贷款,也有机构开启人员优化。
多位受访人士均向记者表示,“降本”将成为接下来行业的关键词,过去依赖助贷拓展下沉客群做大市场规模的模式可能难以延续。与此同时,不仅是消金行业,中小银行下一步也必须完成自营渠道建设这一重要命题。
近年来,在LPR不断下调、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愈加完善的背景下,对客贷款利率压降是整个金融行业的“主旋律”。
具体到消费金融行业来看,近期利率下调已是近五年来第二次压降,上一轮是从2021年前后,消金机构在监管要求下逐步将个人贷款年化利率上限从36%压降至24%。
如今各家机构贷款利率执行情况如何?从公开资料来看,金融债发行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