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环球:中方斡旋后叙利亚重返阿盟 美英两国不高兴了

环球网资讯108932人阅读

来源:环球时报

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7日同意恢复叙利亚的阿盟成员国资格,这是中东地区近来的又一件大喜事。它是在沙伊复交之后中东掀起的和解浪潮的最新环节,也标志着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开始进入正确的轨道——“与叙利亚政府直接对话,以达成全面解决叙利亚危机的方案”。从这个意义上说,叙利亚时隔12年重回阿盟大家庭,象征着阿拉伯国家的团结自强达到一个新高度,也为曾被视为“世界火药桶”的中东地区带来更多和平的信心,我们真诚为叙利亚和阿盟感到高兴。


阿盟同意恢复叙利亚成员国资格

许多舆论分析认为,叙利亚重返阿盟有两大背景:一是今年2月初土耳其和叙利亚边境地区发生大地震,加快了阿拉伯国家与叙利亚恢复外交往来的步伐;二是在中方的斡旋下,在叙利亚危机中对立的沙特和伊朗实现历史性复交,为阿盟的这一决定提供了直接动力。上个月,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访问叙利亚,就促进叙问题政治解决、推动叙重返阿盟与叙方深入交换意见。中国外交部5月8日对叙利亚重返阿盟表达祝贺,同时表示作为叙利亚和其他阿拉伯国家真诚的朋友,中方乐见并支持阿拉伯世界实现团结,将继续为此作出不懈努力。应当说,中方的这一态度也代表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感受。

回看过去12年,叙利亚的经历令人唏嘘。2011年在“阿拉伯之春”的影响下,叙利亚危机爆发。当时由于美西方的施压,阿盟中止了叙利亚成员国的资格。之后外部势力的军事和政治介入让叙利亚局势不断恶化,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延续至今。也是在这12年的时间里,中东地区国家饱受战乱、社会分裂、冲突频发之苦,才让团结、和平与发展的愿望在今天前所未有地强烈。叙利亚外交部在最新声明中强调“对话、相互尊重和阿拉伯国家共同利益”,它说出的是地区国家的共同心声。


叙利亚国旗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叙利亚重返阿盟都是值得高兴的事,但偏偏有人是例外。美英两国毫不掩饰地表达了“批评”,宣称叙利亚“不应被重新接纳”。彭博社在报道中说,阿盟“无视美国警告”,结束了对叙利亚十多年的孤立;《华尔街日报》则称,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正在减弱。看起来,华盛顿似乎对中东地区表现出的独立自主有一种溢于言表的不情愿、不接受——它当然会感到很别扭,这些年发生在叙利亚以及中东地区的悲剧故事,很大程度上都源于华盛顿“拉一派打一派”的中东政策,在它眼里,那些普通家庭的颠沛流离、食不果腹,只是沾在美军靴子上的灰尘,不足为道。

但事实再次证明,当华盛顿投下的阴影变小,和平的曙光就变大了。阿拉伯国家没有因为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失去任何东西,反而赢得了对话、和解、尊重。埃及外长7日表示,叙利亚危机的各个阶段都证明,“不能靠军事方案来解决危机,也打不出什么赢家输家”。这可以视为对华盛顿过去挑动地区内斗、滥用武力做法的委婉回应。这种看法在今天的国际社会越来越普遍。有美国媒体酸溜溜地说,阿盟重新接纳叙利亚的决定标志着抗拒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利益,表明中东国家正在打造独立于西方的政策。但他们这一次真的看错了,并非中东国家在“独立于西方”,而是西方正在自我孤立于整个国际社会。

前不久,在叙利亚战争12周年之际,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为和平注入“新的能量”。叙利亚重回阿盟,让政治解决叙利亚危机开了个好头,但前路依然有很多障碍,比如美国对叙利亚的非法单边制裁,为这个地区的进一步合作制造了很多困难。我们坚定支持阿拉伯国家团结自强,也希望和国际社会一道,让和平的阳光和发展的希望照进世界每一个角落,特别是被霸权主义阴影笼罩的地方。

延伸阅读:

中东走向和解,美国却派去核潜艇,究竟是何种操作?



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左)和法国外长科隆纳在北京会谈。

直新闻:法国伊朗两国外长在北京罕见见面,刚恢复外交关系的沙特和伊朗就重开使领馆展开双边磋商,沙特和也门的关系也有所缓和,你怎么看这一系列变化?

特约评论员陈冰:中东地区目前发生的一系列变化,都与中国的外交斡旋有关。在中国的劝和促谈下,沙特和伊朗这对冤家,决定恢复外交关系,让世界震惊了。一些海外媒体说,北京已成为世界外交的主要中心之一,是和平的圣地。中国一直在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为贵,中东地区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我认为就是命运共同体理念“初开的蓓蕾”,将逐渐把争斗的双方或者多方,劝促到合作共赢的路线上,因为只有和平才能发展。

沙特和伊朗和解后,接下来就是双方恢复使领馆工作,这是两国关系正常化的标志,也是展开正常交往必备的机制。沙特伊朗恢复外交关系,大大降低了中东的战争与冲突风险,国家间的裂痕正进一步缓和。沙特能和“宿敌”伊朗和解,和平激励便传导到处理与也门的关系上。

有报道显示,沙特官员已在阿曼的斡旋下,与也门胡塞武装取得谈判进展,有望达成永久停火协议。沙特曾经牵头多国联军剿杀胡塞武装,连年战事造成大量民众流离失所,80%的也门人靠人道救援而生存。而伊朗又是胡塞武装背后的支持者。沙特和伊朗能和解,那沙特和也门胡塞武装之间实现永久停火的可能性就大增,将是中东地缘关系迈向和平稳定的又一大里程碑。解开一个关键死结,后面的结似乎都能解开。

现在沙特正在和叙利亚就恢复关系进行谈判,如果沙特对叙利亚反对派减少支持,那么叙利亚可能结束内战,致力于国家重建。黎巴嫩、伊拉克都受到沙特伊朗冲突的影响。沙伊和解,就把整个中东地区的和平稳定这盘大棋,给下活了。鉴于中国在沙伊和解上做出的贡献,欧洲国家对中国刮目相看。法国总统对中国的国事访问,实际上也是对中国促成沙伊和解点赞。这就显示出欧美在中东问题上的分歧,欧洲还是希望中东和平,支持中国的劝和促谈。当法国外长在北京与伊朗外长见面时,美国媒体便用“罕见”来表述。

两伊战争期间,法国和伊朗也曾因武器供应而断交,后来恢复了关系,但关系不咋地。现在法国伊朗外长北京见面,似乎意味着欧洲对中国的劝和促谈越来越理解,越来越有信心。中国能让沙特伊朗实现和解,那么也能在俄乌停战和解中发挥重要作用。法国的这种姿态,与美国的策略是不同的。美国不希望中东各国和解,也不期望俄乌和解。



核潜艇 资料图

直新闻:在中东地区趋于和解之际,美国海军向那里部署了核动力潜艇,美国中情局局长到沙特表达不满,你认为美国会搅乱中东的和解浪潮吗?

特约评论员陈冰:中国促成沙特和伊朗实现和解,让美国大吃一惊。中国劝和促谈的过程,美国是一点也不知道,直到沙伊在北京宣布恢复外交关系,美国才知道自己被甩出局了。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命运共同体理念大放光彩,一下子把美国的霸权思想给压制了,世界对中国的信心大增。

另外中东各国按照最有利于自己发展的自主性、独立性,来处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不再受外来势力的干预和操纵。最近一个颇有标志性的事件是,以沙特为核心的“欧佩克+”组织,宣布再次进行石油减产,沙特国王和王储均表示,对取悦美国都已经不再感兴趣,沙特将更倾向于“沙特优先”的经济发展政策。

伊朗则更是不睬美国。于是美国又开始动作了,部署核潜艇到中东,是为了牵制和威胁伊朗。派中情局局长秘密访问沙特,是对沙伊和解表达不满。沙特和伊朗、叙利亚达成和解,都让美国感到措手不及,甚至不知情。所以中情局头目秘访沙特,以施加压力。

不过我觉得,正在实现和解的中东各国,很难再被美国操弄了。无论是派核潜艇,还是派情报头子,都无法阻止正在走出困境的中东国家。美国霸权在中东地区,注定会失败,没有人愿意当美国的棋子。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牛弹琴:韩突然向日伸出橄榄枝后 中美的表态意味深长

北京日报客户端 浏览 103432

关晓彤陪鹿晗上班!牵手七年恩爱如初

娱记新资 浏览 18072

普里戈任坠机残骸上疑有弹孔 或与防空导弹有关

界面新闻 浏览 13378

新东方前员工:俞敏洪极要面子 对董宇辉是最后1次妥协

澎湃新闻 浏览 73788

朝鲜宣布试射巡航导弹

央视新闻客户端 浏览 11124

31岁原辽宁女篮运动员猝然离世 友人:不敢相信是真的

缘木不求娱 浏览 68940

特斯拉新版Model Y实车现身!优化调整,预计最快10月下线

车矩阵更懂车 浏览 11471

俄罗斯:瓦格纳将向军队移交重型武器

财联社 浏览 85797

《狂飙》安长林在韩国首尔现身 为人随和十分接地气

巷子娱事 浏览 18273

达达“曝家丑”,京东受伤

雷达财经 浏览 11397

刚刚,92岁的默多克,又双叒叕订婚了!

华商韬略 浏览 11026

俗语说“母在不庆生,父在不留须”究竟是什么意思?

趣看热点 浏览 25037

送别!中国预警机之父王小谟院士逝世

环球网资讯 浏览 17719

73岁王石自曝:有一个3岁女儿

房地产导刊 浏览 11595

点赞!中国科学家制出新型仿生手术缝线基于“藕断丝连”现象研发

趣看热点 浏览 24349

适合普通人的减法穿搭 低调又洋气!

御姐风尚志 浏览 14709

拉夫罗夫:拜登对和平解决俄乌冲突兴趣不大

海外网 浏览 16469

乌称挫败针对泽连斯基的暗杀 俄媒:西方嫁祸俄罗斯

环球网资讯 浏览 13247

一票难求!超7000元哈尔滨返京机票售罄,到上海中转票价上万元…

北京商报 浏览 11525

30多家犬业基地扎推上海西南角 致污水横流良田成荒地

上观新闻 浏览 102167

清洁工躺车库通道午睡被碾身亡 司机无罪后获国家赔偿

澎湃新闻 浏览 84413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沪ICP备20017958号-1